企业发展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0-3-30 15:47:40 点击数:2165
中国制造,是中国经济的骄傲,也是全球经济链条中的关键一环,但是,在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人民币汇率节节走高,银行利率上升的环境下,传统的中国制造也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江苏依赖出口的不少纺织企业面临倒闭潮。
吴江市盛泽镇,是中国的丝绸之都之一,拥有数万台套国内外领先的生产设备,全镇每年生产各种纺织品60亿米,相当于每年为全球每人生产一米面料。但是从08年下半年开始,随着人民币升值步伐加快,绸都盛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不少企业被迫停产,停产的企业约占整个中小企业数量的三分之一,有数百家之多。这些企业大多产品比较单一,规模相对较小,生存比较困难。
一家还在勉强维持生产的企业表示,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不断下调的情况下,他们的利润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不仅利润空间被不断挤压,而且由于看不清人民币升值的前景,企业都不敢接国外的一些大单子,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没做出停产的决定,是希望能够挺过这一段时间。
按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的统计,仅去年1到11月,全国纺织企业蒙受的经济损失就在1500亿元以上,远远超过企业获得的利润,51%的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纺织企业的形势的确不容乐观,但是同样在吴江盛泽镇,同样是纺织企业,也有人日子过得挺好。
作为盛泽纺织业的龙头之一的盛虹集团的销售却很是喜人,不仅销售没有受到影响,而且利润水平和前两年相比也基本上没有多少下降,维持在11—12%左右的水平,在当前很多纺织企业濒临倒闭的形势下,是什么让盛虹集团避免大环境的冲击?
早在一年多以前,生产涤纶纤维的盛虹集团决定产品向超细、超绒方向转型,为此,公司与德国巴马格公司合作,量身定做了一套高技术的生产设备,使公司在超细纤维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
超细纤维单位最小的纤度可以达到头发丝的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就是这只有六分之一头发丝粗细的超细纤维,又是由144根用普通肉眼难以看清的纤维纺织而成的,超细纤维主要用来生产高档面料,正是这种别人做不出来或者很难做出来的产品为盛虹集团赢得了源源不断的订单,而且也卖出了普通产品卖不出的好价钱。
和低成本、低利润的传统纺织企业相比,像盛虹集团这种走高科技高附加值路子的企业活得还是很滋润,成本上升和政策调整是整个纺织行业都共同面临的问题,一味地怨天尤人没有意义,关键还是做好自身的调整,现在,不仅吴江的纺织企业在调整,当地政府也在调整自身的产业政策,着力重新塑造吴江纺织业的竞争力。
为了帮助纺织企业面对目前的困难,当地党委政府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市里领导多次召开纺织企业座谈会,了解他们的困难,商讨对策。徐明市长发表讲话说:“运用各种金融手段,也要创新,来增加资金的流通性、注入量,现在因为贷款很困难,担保公司要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段,另外一方面,我们政府对当前所有困难的企业,政府对有的企业免收规费,有的则收取最低规费。”
目前纺织业所面临的危机,一方面确实使很多纺织企业压力重重,另一方面也提供了一次从产品、技术、品牌到视野、观念各方面更新换代的机会。要知道全球化要的不仅仅是价廉,更需要质优,只有提升了产品和品牌,企业才可以在全球化中赢得利润和尊敬。
目前,除了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外,吴江市政府也在因势利导,鼓励企业兼并整合,当地的商会也在引导一些有能力的企业进行产品的更新换代,开发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作为传统产业,纺织业此前没有像金融、科技行业一样受到足够的重视,不过振兴规划的出台,不仅表明了政府对整个纺织行业的支持力度,同时也重新定位了纺织业。从振兴规划来看,未来纺织行业将侧重向高技术、品牌化发展,虽然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竞争力不足的企业倒闭,不过整个纺织业可借由这次结构调整完成提档升级。据悉,盛虹集团等当地大型企业早已启动了围绕技术创新和扩大生产规模的新一轮投资建设热潮。
调整振兴规划中提到了加大财税等金融信贷支持、加大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等,这些都让吴江纺企精神振奋。
(来源:苏州鼎盛担保公司)